关于2023年度全市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报告
- 发布日期2024-12-03
- 浏览次数0
——2024年12月2日在市第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上
市财政局局长 孙亚军
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受市政府委托,我向本次人大常委会报告2023年度全市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情况,请予审议。
一、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基本情况
(一)资产总量及变化情况
截至2023年底,全市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总额549.21亿元,比上年增加66.54亿元,增长13.79%。负债总额383.44亿元,比上年增加53.12亿元,增长16.09%。净资产总额165.77亿元,比上年增加13.39亿元,增长8.79%。
(二)国有资产配置、使用、处置及收益情况
1.国有资产配置情况。全市增加国有资产21.23亿元,其中:固定资产增加11.37亿元,无形资产增加1.46亿元,在建工程增加8.40亿元。
2.国有资产使用情况。全市纳入统计范围房屋使用面积313.61万平方米。共有车辆3,205台,账面净值1.25亿元。共有大型设备412台,账面净值3.46亿元。无形资产账面净值7.84亿元。
3.国有资产处置情况。全市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处置账面原值5.88亿元。其中:固定资产5.46亿元,无形资产0.42亿元。
4.国有资产收益情况。全市行政事业单位房屋出租出借本期实收收益75.50万元。资产处置实收收益5,770.68万元。
二、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情况
一是加强资产管理制度体系建设,健全资产配置到资产处置全生命周期监管机制。二是落实习惯“过紧日子”要求,推进绩效评价结果与资产配置相结合,促进资产合理配置。三是推动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盘活,挖掘和利用闲置资产价值。四是提升资产信息化管理水平,推行资产全生命周期精细化管理。五是强化资产管理监督和指导,确保资产使用管理规范、安全。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部分单位对资产管理重视程度不够,“重资金、轻资产”“重采购、轻管理”,尚未建立健全资产配置、使用、处置等管理制度。二是一些单位资产管理不到位,造成资产账实不符。三是资产低效、闲置不同程度存在。
四、下步工作举措
一是完善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使用、处置实施办法等制度,健全单位内部资产管理规章制度。二是深化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实现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三是严格资产配置预算管理,最大限度发挥现有资产使用价值。四是加大闲置低效行政事业性资产盘活力度,实现资产处置收益。
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和重要保障,管好用好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既是现实迫切需要,也具有重大长远意义。下一步,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进一步细化分类管理、提升使用效益、加强信息化建设,以资产的高质量管理保障政府履职,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