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盘锦市医疗机构应急救治体系建设情况的报告
- 发布日期2024-09-28
- 浏览次数36
——2024年9月27日在市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上
市政府副市长 贾洪琳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按照市人大常委会安排,现就我市医疗机构应急救治体系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推进情况
近年来,我市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在新冠疫情防控当中不断提升应急救治能力,积累经验,以快速响应、高效处置为目标,着力补短板、强弱项,解决突出问题,建立健全医疗应急预案体系,强化应急处置各个环节,加强医疗应急指挥系统、医疗应急队伍、医疗应急物资储备等建设,初步建立了覆盖全市和日趋完善的医疗应急体系。
第一,指挥管理体制机制不断健全。进一步强化了各级政府的职责,明确了属地、部门、单位、个人“四方”责任;由卫生健康部门统筹协调、多部门参与、军地协同的医疗应急联动机制更加完善;各类突发事件的医疗应急预案更加齐备,形成了“上下贯通、横向联动”的工作格局。
第二,医疗应急能力建设得到进一步强化。一方面,市政府做好医疗应急救治基地的建设,改造市传染病医院、建设方舱医院;另一方面,推进医疗应急队伍建设,实现设备集成化、便携化、队伍自我保障化。
第三,专家力量得到进一步发挥。从全市遴选了152名业务过硬、作风优良、实战经验丰富的权威专家,成立盘锦市医疗应急专家组,涵盖10个专业。
我市始终秉承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的原则开展应急医疗救治工作,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的保障放在第一位,把提升救治能力摆在首位,全力救治每一位伤病员。
一是统筹布局,建设全市院前医疗急救网络体系,将市120急救体系建设纳入民生实事项目,提高全市急危重症抢救率,逐步打造“政府主导、覆盖城乡、运行高效、服务优质”的院前医疗急救服务体系;二是提升效率,建设“五大中心”救治体系,创新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模式,引导三级公立医院逐步减少普通门诊,重点发展危急重症、疑难病症诊疗;三是多措并举,实施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急危重症救治能力提升工程,再造急诊医疗服务流程,全力提升重症医疗救治能力;四是强化能力,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综合水平,定期开展应急演练;五是统筹协调,做好医疗资源救治准备,秉持“平战结合”的原则,加强与相关企业的储备合作,建立应急医疗物资动态平衡调节机制;六是加强培训,提升救治能力,提高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临床医生早期识别和诊疗能力;七是加强督导,充分发挥医疗集团、医共体牵头单位、质控小组作用,通过督导做到同质化救治,提升全市发现、处置能力。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应急医疗救治体系建设有待完善;二是基层医疗应急力量和能力不足;三是应急医疗资源配备不够充分;四是医疗应急队伍总体实力还需增强;五是应急信息监测和预警系统不健全。
三、下一步重点工作
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十四五”规划》要求,按照平急结合、系统高效的原则,强化体系建设和能力提升,进一步推动医疗应急体系和能力高质量发展。一是完善应急医疗救治体系建设,提升“软实力”;二是加强基层应急救治能力建设,守牢“基础网”;三是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做到“强保障”;四是建设高水平的应急救治培训体系,训出“强队伍”;五是加强信息监测和预警,确保“快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