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19年度行政事业和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报告
- 发布日期2020-11-25
- 浏览次数838
2020年11月25日在市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上
市财政局局长 崔 建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根据市委《关于建立市政府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的意见》(盘委发〔2018〕14号),为进一步加强全市行政事业和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管理,充分发挥国有资产效益,受市政府委托,向本次人大常委会报告2019年度行政事业和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情况,请予审议。
一、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情况
2019年我市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情况,以2019年度全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报表为基础,并结合我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实际情况形成。
(一)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总体情况
1.国有资产总量及结构情况
截至2019年末,全市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总额448.08亿元,负债总额316.45亿元,净资产总额131.63亿元。
(1)市本级国有资产情况
市本级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总额164.42亿元,占全市总资产36.69%。其中:流动资产125.83亿元;非流动资产38.59亿元。
负债总额111.74亿元,占全市总负债35.31%。其中:流动负债99.47亿元;非流动负债12.27亿元;受托代理负债10万元。
净资产52.68亿元,占全市净资产40.02%。
(2)县区国有资产情况
县区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总额283.66亿元,占全市总资产63.31%。其中:流动资产229.37亿元;非流动资产54.29亿元。
负债总额204.71亿元,占全市总负债64.69%。其中:流动负债195.93亿元;非流动负债8.75亿元;受托代理负债0.03亿元。
净资产78.95亿元,占全市净资产59.98%。
2.国有资产变化情况
截至2019年末,全市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总额448.08亿元,比上年增加20.95亿元。其中:市本级比上年减少2.52亿元;县区比上年增加23.47亿元。
负债总额316.45亿元,比上年增加10.45亿元。其中:市本级比上年减少2.27亿元;县区比上年增加12.72亿元。
净资产131.63亿元,比上年增加10.50亿元。其中:市本级比上年减少0.25亿元;县区比上年增加10.75亿元。
3.国有资产配置变动、使用、处置及收益情况
(1)国有资产配置变动情况
全市国有资产配置增加8.24亿元。其中:固定资产增加7.74亿元;无形资产增加0.50亿元。在建工程增加7.77亿元。
市本级国有资产配置增加3.46亿元。其中:固定资产增加3.12亿元;无形资产增加0.34亿元。在建工程增加1.44亿元。
县区国有资产配置增加4.78亿元。其中:固定资产增加4.62亿元;无形资产增加0.16亿元。在建工程增加6.33亿元。
(2)国有资产使用情况
房屋使用情况。全市房屋使用面积271.97万平方米。其中:市本级104.26万平方米;县区167.71万平方米。
车辆使用情况。全市共有车辆3,085台,账面净值1.51亿元。其中:市本级1,240台,账面净值0.56亿元;县区1,845台,账面净值0.95亿元。
大型设备使用情况。全市共有大型设备240台,账面净值2.89亿元。其中:市本级146台,账面净值1.13亿元;县区94台,账面净值1.76亿元。
无形资产使用情况。全市无形资产账面净值5.94亿元。其中:市本级0.66亿元;县区5.28亿元。
(3)国有资产处置情况
全市国有资产处置账面原值5.37亿元。其中:固定资产5.23亿元;无形资产0.14亿元。
市本级国有资产处置账面原值1.07亿元。其中:固定资产1.06亿元;无形资产0.01亿元。
县区国有资产处置账面原值4.30亿元。其中:固定资产4.17亿元;无形资产0.13亿元。
(4)国有资产收益情况
有偿使用收益。全市行政事业单位房屋出租出借本期实收收益41.70万元。其中:市本级收益17.10万元;县区收益24.60万元。
资产处置收益。全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处置实收收益37.31万元。其中:本期收益10.87万元;往期收益26.44万元。市本级资产处置收益2.58万元,均为本期收益。县区资产处置实收收益34.73万元。其中:本期收益8.29万元;往期收益26.44万元。
(二)管理工作情况
1.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一是健全制度,落实责任。认真贯彻落实《辽宁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监管、单位占有使用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二是规范行为,提升效能。按照国家和省关于切实落实政府过“紧日子”要求,从严配置行政事业单位各类资产,通过调剂、收回出租出借等方式,规范使用各类资产,提升国有资产使用效能。
2.做好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机构改革有关国有资产划转工作
认真落实财政部《关于做好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有关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通知》(财资〔2018〕31号)精神,明确资产划转处置范围,规范资产划转处置程序,对提出申请的38户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开展资产划转、整合,确保机构改革过程中资产安全、完整,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三)存在问题
1.思想认识不足,管理意识淡薄
一是部分单位对于如何管理好国有资产的责任意识、效益意识、约束意识淡薄,在思想上“重进轻出、重资金轻实物”,没有把国有资产管理放在重要位置,导致部分单位在资产使用和管理上存在漏洞。二是部分单位对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必要性、重要性认识程度不够,管理理念上存在“就资产论资产”“为了管理而管理”的偏差,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结合还不够紧密。
2.管理职能弱化,监管机制欠缺
一是部分单位由于人员短缺、制度建设不健全等因素,导致资产核算不规范,无法如实反映资产实有数量、价值以及正确履行基本的会计计量活动,资产核算职能和监督职能缺失。二是部分单位尚未建立有效的国有资产监管机制,单位内部监管与财政、审计、社会相结合还不够紧密,缺乏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监管。
(四)下步工作举措
1.明确思路,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工作
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包括资产配置、使用、处置、全过程资产管理制度,以及产权管理、统计报告、监督考核规章体系。加强国有资产管理队伍建设,进一步明确国有资产管理具体负责机构和人员,强化业务培训和指导,提高资产管理能力和水平。
2.健全机制,制定监督管理奖惩制度
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纳入审计、绩效和内控管理等工作中,加强部门间合作沟通,充分发挥财政、审计等相关部门职能作用,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情况进行监督考核。严格落实国有资产管理各项规章制度,明确责任主体,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二、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情况
2019年我市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情况,以2019年度金融企业财务决算数据为基础,并结合我市金融企业国有资产实际情况形成。
(一)金融企业国有资产总体情况
1.基本情况
盘锦银行成立于2005年3月,是由盘锦市政府、法人企业及内部员工入股创立的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是市政府直接出资的国有参股金融企业。截至2019年末,有1家营业部、12家一级支行、19家二级支行,员工654人。
2.股权情况
盘锦银行股本总额为9.57亿股。其中:政府持股2.65亿股,占比27.70%;企业法人持股6.74亿股,占比70.39%;内部员工持股0.18亿股,占比1.91%。
3.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情况
截至2019年末,盘锦银行资产总额545.57亿元,比上年增加256.24亿元,增长88.56%。其中:各项贷款余额203.78亿元,比上年增加37.28亿元,增长22.40%;金融同业资产余额301.35亿元,比上年增加207.45亿元,增长220.91%。
负债总额512.26亿元,比上年增加248.17亿元,增长93.97%。其中:各项存款总额424.51亿元,比上年增加194.98亿元,增长84.95%。
所有者权益33.31亿元,比上年增加8.07亿元,增长31.97%。其中:归属母公司所有者权益33.31亿元,比上年增加8.07亿元,增长31.97%。实收资本余额9.57亿元,与上年相比没有变化,其中:国有资本2.65亿元,与年初相比没有变化。
4.经营成果
2019年盘锦银行营业净收入为8.17亿元,比上年增加2.70亿元,增长49.36%。其中:利息净收入8.01亿元,比上年增加2.55亿元,增长46.72%;中间业务净收入351.32万元,比上年增加190.80万元,增长118.86%。营业支出3.43亿元,比上年减少0.89亿元,减少20.61%。
利润总额4.48亿元,比上年增加3.28亿元,增长275.52%;净利润3.75亿元,比上年增加3.40亿元,增长9.55倍。上缴税金总额1.67亿元,比上年增加0.14亿元,增长9.36%。
不良贷款余额4.95亿元,较年初减少0.34亿元,不良贷款率2.43%。资本充足率11.09%,核心资本充足率10.13%,流动性比率31.43%。
(二)管理工作情况
1.加大信贷投放,全力支持地方经济发展
一是支持地方国有企业转型发展。先后为水务集团、农发集团、鑫诚集团等市重点国有企业量身定制金融服务方案,新增授信12.06亿元。二是支持重点民营企业做大做强。推出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新举措,为浩业化工、瑞德化工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提供有力支持,助力民营企业提档升级。民营企业贷款余额160.98亿元,占全行贷款余额86.72%。三是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壮大。完善创新小微信贷产品,简化业务流程,提高审批效率,推行减费让利等支持小微企业新举措,落实普惠金融主体责任。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01.04亿元。四是通过债券投资服务地方经济。先后认购地方政府债券54.50亿元,助力地方政府债务化解。
2.加强信贷管理,全力处置化解不良贷款
一是加强信贷管理。对风险较大的担保类、互保类贷款进行压缩,对不能有效覆盖风险的贷款增加抵押物,潜在风险得到有效控制。二是加大清收转化力度。制定清收方案,成立清收小组,上下联动,分类施策,全力压缩不良贷款。全年共通过现金清收、法律诉讼等手段处置不良贷款3.32亿元,实现风险有效转化。三是积极化解隐性不良贷款。紧盯和运集团、金社裕农等重点企业贷款,一户一策,研究化解方案,使部分历史遗留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3.完善公司治理,推进改革发展
一是积极推进增资扩股。启动新增股本金30亿元的募股计划,赴北京、上海、天津、大连等地寻找优质企业入股,与多家大型石化企业达成入股意向,形成《盘锦银行优化股权增资扩股实行市场化运作实施方案》,为优化股权结构、壮大资本实力奠定基础。二是完善公司治理。重新修订完善《公司章程》,引进外部咨询机构,协助推进发展战略、组织架构、薪酬绩效、文化体系建设,从战略牵引、流程与组织变革、机制保障进行全面革新。三是积极推进薪酬绩效改革。重新修订完善绩效薪酬管理办法,打破以往绩效薪酬分配“大锅饭”,形成与经营业绩相挂钩,与风险责任相匹配的绩效薪酬制度,鼓励“多劳多得、奖勤罚懒”,有效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四是积极拓展新业务。根据产业发展趋势,申请开办国际贸易等新业务,为进一步扩大服务范围打下坚实基础。五是加大信息科技建设。启动核心系统换代工作,全面彻底地对现有科技系统进行改造,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能,支撑各项业务长足发展。六是推进人才优化改革。实行年龄较大的中层干部退出机制,并多渠道选拔人才,队伍活力和精神面貌有了巨大变化。
(三)存在问题
1.资本金不足制约发展
随着盘锦银行资产规模的扩大,现有资本金显得捉襟见肘,各项质量类指标受资本余额不足限制出现快速下滑,已无法支撑资产业务的快速发展,从而掣肘了各项业务的健康发展,急需对资本进行补充。
2.不良资产处置面临较大压力
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存量不良资产包袱较大,加之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利润空间受到压缩,信用风险上升,不良资产处置和资本消耗压力增大。
(四)下步工作举措
1.全面完善公司治理机制
加快建立形成以“党委领导核心,董事会战略决策,监事会独立监督,高管层全权经营”的现代公司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2.完善资本补充长效机制
注重内源性资本积累,提高资产质量,增强盈利能力,强化内源补充动能。进一步拓展外源性资本补充渠道,加快推进增资扩股,优化股权结构,使盘锦银行尽快走上市场化道路。
3.推进各项业务高质量发展
长期树立“存款立行,全员营销”的经营理念,狠抓稳存增存,提高中间业务占比,强化客户维护和体验。紧紧围绕盘锦世界级石化及精细化工产业基地建设、全市重点项目建设、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等中心工作,不断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4.全力化解不良贷款
继续采取常规催收、司法催收、以物抵债、重组盘活、呆账核销、打包出售等方式和手段,全力处置不良贷款,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扫除企业发展障碍。
5.不断激发自身发展活力
加快推进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和科技创新。加快建立起与实体经济发展、经济结构调整相契合的发展模式。深入推动体制机制改革,科学布局机构发展战略,持续优化组织架构调整和队伍建设。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补齐制度短板,全面提升行政事业和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水平。同时,切实做好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推进国有资产管理公开透明、安全规范,使国有资产更好地服务于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